在某市建筑拆迁工地建筑垃圾进行取样,因为加气混凝土及其它类型的砌块建筑较少,所以原材料来源主要分为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包括:梁、板、柱等结构混凝土)和红砖类建筑垃圾(包括:烧结粘土砖等墙材类建筑垃圾及其附带的砂浆等)两大类。混凝土类再生骨料筒压强度在5.5~18.4MPa之间,平均筒压强度9.7MPa;红砖类再生骨料筒压强度2.3~7.9MPa之间,平均筒压强度4.2MPa。
亿彩网通过研究可知对于0.15~4.75mm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类骨料、红砖类骨料其各项性能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表观密度方面混凝土类骨料为2210~2390kg/m³显著高于红砖类骨料,在堆积密度上更相差更是高达25%。然而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加这种差距由18.4%逐渐降至10.2%,也就是说随着骨料粒径的增加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间的差异在逐渐减小有利于材料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在强度方面红砖类骨料显著低于混凝土类骨料,主要是由于其材料本身性能所决定的,但可用于配置低强度标号混凝土。在吸水率方面红砖类骨料显著高于混凝土类骨料,主要是由于红砖骨料在破碎后表面的多孔性所决定的。
通过对再生骨料制备工艺与理化性能的分析发现,再生骨料通过分拣、破碎和筛分工序完成原材料的制备,筛选后其颗粒级配主要是5~20mm、5~10mm、0.15~4.75mm三种不同粒级的骨料,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用于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开发。再生骨料理化性能分析发现,红砖类骨料钙质成分高于混凝土类骨料。且其二氧化硅、氧化铝的含量超出27.8%。但由于红砖类骨料颗粒内部多孔性的表面属性和骨料自身强度较低致使混凝土强度略有下降。